2015微商元年,不微商,等什么!
在過去的四年里微信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橫掃千軍,穩坐移動社交的頭把交椅。根據微信官方最新披露的信息,目前該平臺已發展800多萬公眾賬號,并以每天1.5萬的規模增長。
與此同時,在PC端,微信月活躍用戶規模已達到了4.5億。如果說2014年是O2O元年的話,那么2015年就是微商元年,不微商,必受傷!不信請看下面:
一、手機網民已超越PC端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5.27億,手機使用率達83.4%,首次超越傳統PC整體80.9%的使用率。
二、人們購物習慣、模式正在發生變化
過去,消費者是被動的被展示,如今,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社交購物平臺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擁有更多的選擇主動權。
三、移動電商已成為大勢所趨
無論是當當網、凡客的轉型,口袋購物的巨額融資還是微信電商的崛起,移動電商是勢在必行。
而在移動電商里,微商是最值得關注的一部分群體,微信電商的成功與否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微商。我認為2015年微商生態將會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品牌人格化
品牌人格化就是將品牌打造成具有獨特魅力和情感影響力的人性化品牌符號,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品牌黏性,產生由然而生的情感磁場效應,觸動心靈共識,促進價值認可。
通俗的說法就是品牌由消費品時代進入粉絲時代。消費者的購物決策不僅僅追求性價比之類,更多的是基于人與人的信任,可能因為“偶像”的推薦或因為好友的信任關系就選擇了購買。
品牌和人的互惠互利,選擇為品牌付費也是為人格買單。這方面小米手機和自媒體邏輯思維已經開了先河。
第二、品類非標化
移動電商將會打破固有的商品類目形態,以京東的3C為例,所有品類商品的價格、類型等幾乎千篇一律,呈現出“流水線”式的發展態勢,沒有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對比性和差異性。相比如非大眾化的品類,像食品、珠寶、首飾、美妝、母嬰以及跨境類商品等將會在微商平臺上大賣。
第三、產品平臺化
所謂平臺化,在移動互聯網里更多的理解是指在一條產業鏈里,實現上中下游的打通和聯系的這樣一個平臺。
大量微商的涌入必然會帶動產品向更深的方向發展,這時候就需要用平臺化思維建立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從用戶購買、商家發貨、物流查詢、收貨評價、商家交易系統的對接等一個完整流暢的閉環。
在這方面微信只是開了一扇窗,實現上中下游的互通還需開發者來做,第三方就是要打造一個統一的平臺來重新構建B端和C端的連接和關系。
第四、渠道多維化
雖然微信坐擁移動社交流量第一入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測,從最終的轉化率來看并不理想。對于微商們來說流量入口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多維化渠道就是將各種社交入口的流量匯聚到一個平臺上,qq空間、陌陌、易信、來往、微博、博客等都是比較好的通道,將分散的流量整合到一起輸送給商家,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但是對微商們來說意義非凡。
第五、營銷人性化
在信息大爆炸的新聞資訊,社交網絡里,每個人都被動或主動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在朋友圈去轉發,分享某件事物極為常見,因為低門檻、零成本許多微商們躍躍欲試,未來當所有的社交分享都實現互通時,這種營銷將會更加普遍。B2C將是微商的未來!
騰訊利用微信在電商上的布局已初見雛形,不管是為京東提供的一級購物入口,大眾點評,嘀嘀打車還是重啟的拍拍網。目前微信電商主要有三種形式: O2O;C2C;B2C。
從整個電商生態來說,O2O是玩資本和平臺的,雖然大家都在吆喝,但市場還不是很成熟,整合資源,培養市場需要耗費巨大時間和財物成本。
從目前第三方發展來看,大家都只是在試水,還未形成規模效應;C2C看起來不錯,但是C2C存在很多缺陷,因為C2C上都是小賣家,這意味著產品的品質無法保證;維權艱難;沒有統一的入口;貨源不穩定。從這些弊端可以看出個人小賣家不會成為一個很成熟的電商模式。
另一方面從從淘寶的生態發展也可以看出微信最終的生態一定是從C2C到B2C,最終要取得用戶口碑,滿足用戶的體驗,一定是走B2C的模式。
四、國家的認可和尊重
11月19日烏鎮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微商被定義為干實事、實體經濟的高度上,讓更多的人認可和尊重微商行業。
“你們敢為人先,你們開創了一個大的市場空間,你們做的是虛擬的生意,但你們交付的是實實在在的貨物,是實體經濟,也在干的是事實,希望你們能夠越來越發達?!崩羁偫淼脑捀亲屛⑸痰膭摌I者看到了希望,堅定了微商的路程。
此外,北京大學已經開設了“中國微商行業發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也設有“微商研究中心”。
2015年,移動電商的勢不可擋,800萬淘寶賣家的遷移必將會給移動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數以千萬的微商們也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當你覺得微商是趨勢的時候,你已經比別人慢了一拍,因為這已經不是趨勢,而是現實生活。新一輪財富浪潮機遇已經來臨,你是否能夠把握?